澳大利亚雇主担保移民因其能快速对接本地就业市场、缩短身份获取周期,成为不少技术人士登陆澳洲的首选路径。但在这条看似便捷的路上,暗藏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旦掉入某些预设的圈套,轻则申请失败,重则面临多年禁令。本文将揭示几类高发陷阱,并提供务实建议,帮助申请人理性前行。
一些不合规中介会与并无实质经营的“皮包公司”串通,这类企业往往员工稀少、财报造假,唯一功能就是为移民申请出具担保函。他们甚至会虚构劳动合同、社保记录和工资流水,制造出真实的雇佣假象。表面上看流程完整,实则经不起移民局审查。一旦被查出,申请人不仅签证会被拒,还可能因“共谋提交虚假材料”被列入观察名单,未来数年都无法再递交任何澳洲签证。即使短期内侥幸获批,后续稽查发现真相后,永居身份也会被依法撤销。真正的合规路径应选择有持续运营记录、纳税正常、员工结构合理的雇主,而飞际移民始终坚持只对接经核实的真实企业,从源头杜绝风险。
另一种常见问题是“挂职无岗”。有些担保看似合法,雇主承诺高薪全职职位,但实际上并不安排实际工作内容,也不提供办公资源。申请人每月仅需打卡或签字确认,有的还需额外支付所谓“管理费”或“保留费”。这种模式本质上违背了雇主担保的核心原则——填补真实劳动力缺口。澳洲移民局有权通过随机电话访谈、实地走访或税务系统交叉验证来核查用工情况。只要发现没有实质性履职证据,如项目参与记录、绩效考核或同事证言,签证便可能被取消。长远来看,这对后续转永居极为不利。选择靠谱服务机构,确保职位匹配度与工作延续性,才是稳妥之道。
职业评估是技术移民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容易被操纵的一环。部分中介为了促成匹配,故意引导申请人申报与其专业背景不符的职位。例如将电子信息工程背景包装成低等级技工,或将高级开发岗位虚构成数据录入员。尽管岗位名称相近,但工作职责若无法对应提名职业的技术要求,评估机构便会判定不合格。更严重的是,即便暂时通过,后期补件或抽查中仍可能被推翻,直接影响整个移民进程。正确的做法是在申请初期就由专业人士评估学历、工作经验与ANZSCO职业代码的契合度,避免走弯路。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申请人倾向选择拥有本土律师团队支持的服务方,确保每一步都经得起检验。